行业新闻

3D 打印: 颠覆性技术, 有望从 1 到 100 撬动千亿产业链

2023-07-20
增材制造( AM) 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,是制造业升级发展的核心助推力:历经 40 余年的探索与锤炼,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范围由模型和原型制造进入产品快速制造阶段,并正在向产业化、规模化迈进。我们预计,随着航空航天、汽车、医疗等高景气行业的快速发展,增材制造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。因此,梳理增材制造的原理与发展脉络、下游需求与市场规模,从产业链视角挖掘增材制造投资机遇。

增材制造与传统精密加工技术相比,具备诸多优势: 1)能够快速加工成形复杂零件: 增材制造贴合“设计引导制造”的创意驱动, 基本不受零件形状的限制,可以加工内部结构复杂的、传统加工无法完成一体制造的产品。2)缩短产品研发周期,加速产品迭代: 无需传统工具夹具和多重处理,可在单个设备上快速制造所需零件。 3)材料利用率高: 金属增材制造有效避免了传统加工切割过程种产生废料的问题,材料利用率可达 95%, 远超航空锻造的 15-25%

量变到质变, 我国增材制造产业规模化发展或将提速,千亿市场呼之欲出:1) 复盘过去 10 年, 产业规模 CAGR 达 41.42%: 据左世全《增材制造十年发展及展望》数据, 在 2012-2022 年间我国增材制造产业规模自 10 亿元增至 320 亿元; 并有望于 2023 年超过 400 亿元、于 2027 年超过千亿。2) 据铂力特公司公告援引《Wohlers Report 2022》数据, 2021 年全球航
空航天、医疗、汽车增材制造产业规模占比分别以 16.8%/15.6%/14.6%位列前三, 合计占比 47%。 3) 未来 10 年或是我国军用飞机放量列装、 国产大飞机与商业航天蓬勃发展、航空发动机、 新能源汽车与医疗器械快速迭代的黄金发展期,增材制造有望充分受益于下游高景气,加速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。

我国增材制造产业能力逐年提升: 1) 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: 包括上游原材料、扫描设备、软件和设备零部件,中游增材制造设备,下游增材制造服务。 2) 装备从进口转为自主生产: 米级多激光器 SLM 装备等自主开发装备相关核心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;超高速激光熔覆头等十多类关键部件取得攻关突破和自主生产; 2022 年我国增材制造装备出口 36.6 亿元,较2019 年增长近 1 倍。 3)增材制造企业数量持续增加: 全产业链共有企业超 1000 家, 2012-2022 年,以增材制造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由 1 家增至 22 家(含新三板),规模过亿的企业由 3 家增至 42 家。